十七年蝉—纽约画展札记 / by Shanlin Ye

无论是古人图腾崇拜的蝉还是纽约的十七年蝉,它们都是生命轮回的象征,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我们的千差万别,但是对生命的赞美却又不谋而合。
— 叶山林

前几日在纽约“On the Verge" 画展上,一对美国夫妻指着我的画,兴奋的问我:“你画的是我们这里每十七年才出来狂欢一次的蝉吗?”我十分不解,说“难道不是每年夏天都有出来欢歌的蝉吗?”他们连连摆手,“不,不,那些是普通的,我说的是那种在地下要蛰伏十七年才会出来一次的特别的家伙,它们出来的时候可是一大盛况哦!” 

Reflection #8 (Shanlin Ye Artist at Jim Kempner Fine Art)

我懵了,文化的差异又一次狭路相逢,激烈的碰撞了一下。我的画室坐落在圣路易斯郊区住所的地下室一隅,平时画画听到的是鸟语蝉鸣,看到的是郁郁山林,想到的是 “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”。中国古代蝉文化历史悠久,古人把蝉蜕看作羽化成仙,寓有轮回之意的蝉纹最早出现在商周的青铜器上,汉代侍中以蝉为冠饰,取其居高食露,精洁可贵之意。可这个十七年蝉究竟是个什么东东?

Reflection #1 (Shanlin Ye Artist at Jim Kempner Fine Art)

原来这十七年蝉又名周期蝉,只出现在美国东海岸地区,是一种穴居十七年才能化羽而出的蝉。它们在地底蛰伏,每十七年一个轮回,规模巨大,盛况空前,几百亿只蝉一起破土而出,高歌狂欢,庆祝它们短暂而绚丽的最后数周的生命。一个土生土长的华盛顿人甚至会根据周期蝉来计算自己的生命,在十七年蝉于1970年再次出现后,美国摇滚歌星鲍勃·迪伦为它们的阵势所感动,于是写了一首歌《Day of the locusts》歌颂出世的这些蝉类的祖辈。

纽约人的意外解读令人欣喜不已,仿佛我的画又衍生出别的非同寻常的意义,我想无论是古人图腾崇拜的蝉还是纽约的十七年蝉,它们都是生命轮回的象征,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我们的千差万别,但是对生命的赞美却又不谋而合。而绘画始终是极具个人色彩的艺术,它私密得更像日记,承载着画者独特的个人经验和体悟, 我的《镜像系列》就是这样充满个人痕迹的作品,期待在具有不同视角和人生经验的观者面前呈现出别样的风景。